畢業一年后 21歲的多吉仁真當上水廠副廠長
182020年10月12日 來源:四川在線 | 分享: |
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李旭 吳平/文 郝飛/圖
10月10日下午4點多,巴塘縣松多鄉下莫西村境內的318國道旁,一家制水企業的車間內,工人們正在進行桶裝水上貨,這一車貨要在今天內發往巴塘縣內的蘇洼龍鄉。
貨車旁,多吉仁真正在跟其他員工一道忙碌著。雖然帶著口罩,但從眉眼間不難看出,這是一位年輕的藏族小伙。一番詢問得知,果不其然,多吉仁真是松多鄉本地村民,剛剛畢業一年,今年21歲。而年紀輕輕的他,已經是這家水廠的副廠長。
多吉仁真當上副廠長的背后,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。
2017年,對口援建巴塘縣的雙流區,為幫助當地發展產業,引進了雙流一家制水企業,馬國亮是這家企業的負責人,“雖然路途遙遠,但這里的水質是真的好,讓我下定決心到這里來辦廠。”經過取樣檢驗檢測,巴塘縣松多鄉境內的這股山泉水,水中富含鍶、鋅、硒、偏硅酸等對身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,“水廠海拔3180米左右,緊鄰318國道,還是一款零污染的礦泉水,所以我們決定把這款水取名為’三一八零’。”
廠建起來了,產品也很快打開了市場。但水廠卻碰到了影響長遠發展的關鍵問題:人才難覓。“前前后后物色了好幾個廠長人選,都沒堅持干下去。”幾次被“放鴿子”的馬國亮決定,從長遠去解決問題,在當地培養骨干。
同一時間段內,學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多吉仁真從眉山一所院校畢業,想回到家鄉工作。“水廠離家近,騎摩托車只要十幾分鐘,收入也還不錯,所以就來了。”進入水廠后,好學肯干的多吉仁真,很快脫穎而出,在提高水廠生產線的生產效率上,出了許多“金點子”。今年8月,多吉仁真被聘為副廠長,“我會好好干、認真干,水廠經營得好,不光我一個人受益,很多村里的老百姓也能跟著受益。”
采訪中我們了解到, “三一八零”是一瓶“扶貧水”、“致富水”,村民能從中獲得四筆收入:項目廠房由松多鄉下莫西村等村利用產業發展周轉金進行修建,并出租給水廠使用,村民每年有8萬元純租金收入;6個村以產業發展基金入股,占公司約40%的股份,年底參與分紅;10多位當地村民在水廠務工,每人每月有4000元的工資收入;水廠所售產品將按照1元/大桶、0.5元/中桶、0.1元/瓶的標準提取扶貧基金。
馬國亮說,從2018年9月正式開始市場銷售到今年年底,水廠預計為當地村民帶來近40萬元的租金+基金+分紅。
原標題:百縣千村行(219)|畢業一年后 21歲的多吉仁真當上水廠副廠長